大雪時節,屋外寒風凜冽,可在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鎮康樂村周文貴家里,卻暖意濃濃。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屋里,小炕桌上擺滿水果、點心,全家老少盤坐一起,有說有笑,其樂融融。
“今天的好日子,全感謝黨的關懷啊。”2012年,周文貴一家六口從海原縣蒿川鄉老莊村搬遷安置到常樂鎮康樂村,近10年間,村里的發展日新月異。
談及今年家里最大的變化,周文貴指著院子里新蓋的衛生間說:“我和老伴兒都上了年紀,腿腳都不方便,今年的廁改工程實實在在讓我們老兩口受益,坐便器干凈衛生。”今年,沙坡頭區實施“治污、改廁、綠化”一體化工程,康樂村內“三堆”和違建全部清零,40%的群眾用上了水沖廁所和天然氣。
“現在我家房前屋后都種滿了樹苗,以后一出門就是綠樹成蔭?!敝芪馁F說。目前,康樂村在庭院及房前屋后綠化1598戶,栽植桃李杏經濟林2.2萬株,形成“一步一景”。村里還建立了“最美家庭”創建長效機制,通過分級評定和愛心積分超市兌換物品,調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積極性。
近年來,周文貴的兒子通過培訓掌握了大型貨運車輛駕駛技術,從事貨運工作。周文貴則在家里養了一些羊,家里的地全部流轉到光明牧業種植飼草玉米。“我們村通過建立‘龍頭企業+村級合作社+養殖小組+養殖戶’養殖模式,走出了一條‘種養結合’、土地增效與農民增收共贏的新路子?!笨禈反妩h支部書記周明說。
2020年康樂移民區引進光明牧業,流轉近1萬畝土地種植飼草玉米,帶動就業300余人。實施可容納5000頭牛的養殖園區改造提升項目,創新建立“鑫沙帶犢母牛銀行”模式,實現群眾“買牛不愁錢、養牛沒風險、產牛有獎補、賣牛有收入”。新建大型貨運停車場2個,帶動320余名群眾從事交通運輸業。打造科豪陶瓷、杰利雅洗滌等“居家式”扶貧車間,讓160戶移民群眾實現就近就業。
民有所呼,必有所應。在黨群連心網工程中,康樂村5名村干部、28名黨員下沉一線,固定聯系群眾420戶。在推進“數字鄉村”建設中,村內重點區域建設可視化監控調度網,及時防范、化解各類風險隱患。打造具有兒童之家、紅色影廳等7個功能室、建成有“牛經講堂”等7支志愿服務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著力培育向上向善力量。
我為群眾辦實事,“我”要辦哪些實事?“我”該怎么辦實事?群眾最需要幫辦的是哪些事?一系列問題,在中衛市沙坡頭區有實踐、有探索、有答案。
“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沙坡頭區全力推進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,著力辦好群眾最期盼最關心最關注的產業發展事、人居環境事、社會治理事‘三件大事’,切實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沙坡頭區相關負責人說。(記者 何耐江)